不同游离碱含量的次氯酸钠消毒效果比较

发布时间:2024-08-22浏览量:9930

消毒是保证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最关键的环节,液氯以消毒效果好、成本低、技术成熟等优势在自来水厂得到大规模的应用。

但液氯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的剧毒危险品,一旦泄露势必对水厂操作人员和周边公众的安全产生一定危害,因此近年来,国内越来越多的自来水厂改用安全性较高、投加设备简单的次氯酸钠消毒方式。

大多数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次氯酸钠现场消毒设备及应用条件,重点关注的是有效氯,而较少关注次氯酸钠本身的其他性质。

“游离碱”是次氯酸钠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,水处理用商品次氯酸钠一般是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制得,反应后的溶液中残留的氢氧化钠即为游离碱,在有效氯含量一定的情况下,游离碱越高,所需要的原料氢氧化钠越多,成本也越高。

游离碱含量为1.0%的次氯酸钠溶液比0.1%的成本增加大约80元/吨,但游离碱含量过低会影响次氯酸钠的稳定性,游离碱含量过高会影响消毒效果。

《次氯酸钠》(GB 19106-2013)中规定游离碱(以 NaOH计)的含量范围为 0.1%~1.0%。不同游离碱含量的次氯酸钠对水质产生的影响还未见文献报道。

结论:

1、消毒剂次氯酸钠溶液中游离碱含量越高,引起消毒后 pH 的增加越多,当游离碱含量太高,出水 pH 可能超标。

2、选用游离碱含量较高的次氯酸钠消毒,可能会影响消毒效果,当原水受到生活污水污染时,选用游离碱含量高的次氯酸钠消毒,可能会导致出水菌落总数和总大肠菌群超标。

3、随着游离碱含量的增加,次氯酸钠消毒后出水的三氯乙醛生成量有所减少,而三氯甲烷生成量增加。

选用碱度稍低的次氯酸钠消毒杀菌效果比较理想,且消毒副产物含量较低,水体 pH 也不会超标。用游离碱含量小于1%的次氯酸钠消毒能满足自来水水质要求。